俞能海教授受邀参加第二届电子数据前瞻技术高端论坛,特邀报告“屏幕拍摄溯源技术”广受关注!

发布时间:2019年1月21日    来源:高维数据

特邀报告环节,俞能海教授发表了题为《屏幕拍摄溯源取证新进展》的演讲。

俞教授首先介绍说:国防涉密单位和保密部门、重点行业、企业单位的保密及信息泄露管理工作中,屏幕偷拍泄密成为失泄密管控的重灾区.

如何帮助保密部门把屏幕违规拍摄问题有效的管起来?如何帮助保密部门、涉密单位在出现屏幕拍摄泄密后有据可查,快速定位泄密源头?如何能帮助用户降低屏幕拍摄泄密风险,并形成震慑?

俞能海教授从聚焦屏幕拍摄溯源取证的技术难点和数据保密与取证应用场景中的痛点展开,结合传统技术与真实场景向与会专家、听众多维度介绍了团队技术研究新进展。

传统的数据防泄密、DLP等手段一直无法有效解决屏幕拍摄泄露溯源的难题。虽然传统的可见水印、矢量水印及数字水印、标签等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屏幕偷拍、互联网分享的环境下,系统性失效。

俞教授梳理了传统的可见水印、矢量水印及不可见水印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在遮挡、PS、偷拍及互联网压缩等真实场景下,传统的屏幕拍摄溯源保护措施在新形势下结构化失效的问题。

在对目前屏幕拍摄溯源现状分析基础上,俞教授分享了研究团队针对人眼视觉成像与CCD成像的不同特点进行的深入研究,以及结合传统数据管控、泄密溯源、版权保护等痛难点应用场景,研发出的“实时屏摄隐形水印系统”。

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近景、远景、压缩图、PS图、侧角度、大屏、移动OA场景等),介绍了相关环境下需求特点与技术难点,并通过真实视频演示展示了系统效果。系统聚焦痛难点的干货分享和强大的应用体验效果获得现场观众积极反响。

国内网络安全泰斗,中国工程院沈昌祥院士做了《以科学的网络安全观构造安全可信的网络生态环境》的主旨报告。沈院士强调传统的“封堵查杀”的思路已过时,依赖防火墙、入侵检测等“老三样”难以应对网络威胁。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网络空间形势,沈院士分享了如何立足国情,创新驱动,用可信计算构建网络空间安全主动免疫保障体系,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助力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网络安全强国。

中国工程院方滨兴院士受邀作了题为《从风险维的角度谈网络空间安全》的主题报告,以“三维九空间”的视角解读了网络空间安全。他认为,可以从风险纬度、保护纬度和方法纬度重新规划网络空间安全,实现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响应。

“华人神探”李昌钰博士带来题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 in Major Incident Investigation》的专题报告。李博士结合自身参与诸多的国际著名案件经验,从国际化的视角指出刑事案件处理将更多依赖于鉴识科学的发展,用人工智能重建证据和现场,将是未来鉴识科学发展的方向。

会议还邀请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网络安全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许榕生教授、国防科技大学贾焰教授、清华大学段海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李建华教授、360集团技术总裁谭晓生、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网络犯罪侦查系主任秦玉海教授、公安部第三研究所齐力教授、香港大学邹锦沛教授、北京大学陈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石文昌教授、中科院软件所丁丽萍研究员、百度资深安全专家刘焱、美亚柏科副总经理黄剑等多位专家分享报告。

本次论坛由广州中科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广东中科司法鉴定所、广东中科实数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中科院软件所、广州大学网安学院、美亚柏科协办,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数字媒体取证与安全专委会、中国警察学会等单位指导,并得到了美亚柏科、360,安恒信息、众享比特等多家网安企业支持。